石家庄市鹿泉区红旗大街路域整治工程高标准收官
试想一下,家门口那条晴天扬灰、雨天积水的路,突然变成了平整宽阔的迎宾大道。石家庄鹿泉区6万居民不用再靠想象,他们脚下的红旗大街刚刚上演了这样的「变形记」!34天工期、586万元投入、2400多人次昼夜奋战,这条3.2公里的道路硬是在雨季前完成蜕变。
突击队玩转「时间魔法」
工程启动时,周边群众还在嘀咕:「修路哪年不挖几个月?」但这次施工队带着「分段施工+多工序并行」的组合拳进场,活生生把时间掰碎了用。您猜怎么着?这边清理杂草的挖掘机刚退场,那边铺路机就轰隆隆顶上来,连高速边坡的垃圾都没逃过8.1万平方米的大扫除。最绝的是栽树环节,交通局全员变身绿化工人,硬是让1200棵路树穿上「新白衣」,200棵新树苗踩着时间点扎了根。
细节控的「马路医生」
要说这修路和治病一个理儿,得把脉精准。施工队带着「CT眼」扫描完全程,2.7万平方米破损路面该补的补,4500平方米人行道砖该换的换,连边边角角的7100平方米附属设施都做了美容。排水系统更是动了「大手术」,2102米边沟改造后,再大的雨也不用担心「街变河」了。有师傅打趣:「现在这排水速度,暴雨天都能在路边涮火锅!」
环保和安全玩「双标」
别看工期赶得紧,防尘网铺得比足球场还大,雾炮车愣是喷了960小时水雾。200多块警示牌往路边一站,比保安还敬业。附近开小卖部的王大姐说:「天天看着蓝围挡外头干干净净,还以为他们在里头搞艺术创作呢!」
这波操作给鹿泉挣足了面子,沿线商铺的租金都开始蠢蠢欲动。听说交通局还要把「建管养」三件套玩出花来,下回指不定又憋着什么大招。要我说啊,这修路修出新高度的架势,保不齐哪天能成网红打卡地——毕竟谁能拒绝一条会「呼吸」的马路呢?